學生研學和旅行有什么不同之處?發表時間:2022-03-14 10:17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培養新時代的新人也有了新的明確的目標,“素質教育”“五育并舉”“勞動教育”等詞語也頻繁出現。 教育部等11部門早在 2016 年就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該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根據學段和地域特色,建議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安排小學、初中及高中不同年級進行研學旅行 。 在意見出臺后,國家組織建設了一批研學基地,同時推進規范組織管理,健全經費籌措,保證研學旅行的開展與實施。 在國家的倡議和保障之下,小學要利用學校周邊的資源,與勞動教育的實踐部分相結合,組織研學旅行,開闊學生的眼界,增長其見識。研學旅行要堅持教育性、實踐性、安全性和公益性的原則。就近取材,以當地的特色資源為主,盡可能利用學校周邊的環境資源實現研學旅行的規劃。因為在近距離的熟悉環境中,能最大限度保證學生的安全。 那么學生研學和旅行有什么不同呢? 形式不同 研學出行的形式是,同一學校同一年級的同學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結伴出行。缺少了家長的陪伴,學生就不得不與其他同學互幫互助,而這種獨立性是在家里與學校看不到的。其次,學生出行是在學校老師與第三方組織下一同出行,其既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又是集體中的一員。學生的所作所為不僅再是一種個人行為,還是一種集體行為。這樣以來,學生的個人行為就會直接影響他在集體中的整體評價。這些隱性內容都是旅游所不具有的。 內容不同 實際上研學內容與旅游內容是有很大不同的。仍然是以這次西安研學為例,西安交通大學與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實驗室,這兩處是旅游絕對不會去的地方。即使有家長了解高校參觀的重要性,也不過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最后以感慨校園大,校園美,飯好吃而告終。實際上我們從國家教育部在2018年所推薦的研學基地來看,其內容覆蓋面極廣。以重慶為例,重慶科技學院科技探索體驗中心,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重慶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重慶紅蜻蜓油脂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自然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郵電大學,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慶市樂和樂都旅游有限公司,重慶市樂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友軍青少年綜合實踐科普教育基地(重慶品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些都屬于國家教育部推薦的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基本上覆蓋了一名高中生所學的所有科目的內容。所以,研學的內容與旅游的內容是截然不同。 目的不同 針對研學的目的,國家是這樣要求的,“各地各校要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充分利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提高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這一點來看就已經能看出旅游與研學二者之間目的的不同了。 |